营销不要只针对目标群体,产品才需要



“品牌需要针对目标群体进行营销传播”的营销理论是有bug的!


不要过度迷信所谓权威的品牌营销方法和理论,尤其美国来的那些品牌营销理论,以前美国人的一些品牌营销方法基本都是基于当时特定社会消费背景下提出的,到了国内之后,一些咨询公司几乎形成了一种“套路”,就是先为品牌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然后营销传播就围绕目标消费群体进行,这其中有很多bug,要不要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么使用,需要斟酌,更需要颠覆。


营销不能只针对目标群体,而要广而告之,让人人都知道,只有发动了所有人,才有传播效能。就算他不买,他周围的目标群体也会买。不买戴森吹风机的人,他也能说戴森吹风机真贵、真好;不喝北冰洋的人,他也会说现在北冰洋很火;不住汉庭的人,他也传诵“爱干净,住汉庭”; 不喝蜜雪冰城的人,他也会唱“你爱我 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如果只是针对目标群体卖保时捷,如果他周围的人不觉得保时捷高端,保时捷好,他也不会买。



北冰洋观速.png


一些强势品牌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人人都说好,人人都替品牌传播,营销的本质其实就是让消费者替你传播,这才是降低传播成本的终极之道。


观速认为产品需要聚焦“目标消费群体“,聚焦的越细分越好。


广告学中的“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理论全错?当然不是,产品肯定要聚焦目标消费群体,比如聚焦“抗击轻度抑郁症的瑜伽”,周围人都知道,那么周围人的朋友如果有这种问题就会去;聚焦“微创新3C周边解决方案“,所有人都知道,那么他周围喜欢这种“黑”科技的就会买。所以品牌战略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品类的战略创新,但营销一定是广而告知,而且要重复投放,能持续投放十年的广告就是好广告,大家想想虽然“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是为体育竞技场景年轻人研发聚焦,但它的广告基本上满天飞,你作为中青年人甚至是老年人虽然不买,但你会传唱,作为咨询公司,我们都要替他传播,我们每次都要给客户讲这个案例就是,这样的话,恰好有这种需求的年轻人,他能不买吗?


所以,做营销不应该只关注目标群体,而是见缝就插针,更重要的是一直重复,不要看短期利益,它有没有用,在长期来看,他一定是积累品牌资产的。


分享